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
作者:自信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2 07:56:16 阅读量:0

看到阿维塔花了115亿买下华为引望公司10%股份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是,这115亿要是用来造车,得够买多少辆车啊。

这笔交易可不是简单的一买一卖,它代表着车企和科技公司之间的关系彻底变了样。以前车企买技术,就跟去超市里挑东西似的,看中啥买啥,现在倒好,直接入股超市成了股东,这明显是要把双方命运绑在一起的节奏啊。

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1

阿维塔这115亿不是一次性付清的,他们从2024年10月开始分三期付款,最近刚完成了最后一笔34.5亿元的支付。这笔钱没用来建新工厂,也没用来研发新车,而是为了成为华为旗下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说白了,阿维塔就是想用这笔钱,把华为最前沿的智能汽车技术给锁定住,特别是那个明年就要首发亮相的乾崑ADS 4.0智驾系统。

华为这边也挺精明的。引望公司主要就是做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这些核心技术研发的,华为自己持有80%的股权,既牢牢保持了对技术路线的主导权,又通过引入车企作为股东,搭建起了一个“技术联盟”。这有点像开了一家高档餐厅,华为是掌勺的主厨,掌控着核心的配方和手艺,而阿维塔这样的车企则是入股餐厅的食客,既能吃到美味的饭菜,还能参与讨论新菜式该怎么研发。

这种深度绑定已经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了。2025年前三季度,阿维塔的销量超过了9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暴涨了180%。华为的员工也用实际行动支持合作,买阿维塔车型的数量都超过了3000辆。这就说明,双方的合作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协议,已经真正转化成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2

和传统的供应链关系不一样,阿维塔入股引望之后,还获得了董事会席位,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更是亲自出任引望的副董事长。

这就好比以前你只能从经销商那里买车,没半点话语权,现在你直接进了汽车公司的董事会,能参与决定下一代车型该怎么设计、该用什么技术。根据双方的协议,到2030年,他们要联合推出17款全品类车型,这种长期的规划,要是没有高度的技术透明,根本就没法做到。

一支超过300人的华为团队已经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就第二代产品的定义、用户需求洞察、市场营销策略等方方面面的事,开启了联合共创。这种深度的协同合作,远超普通的供应商关系,更像是一起过日子的夫妻,凡事都商量着来,而不是那种偶尔约个会、各管各的男女朋友。

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3

看到华为和阿维塔合作得这么紧密,我突然想起了华晨汽车的教训。华晨以前也和宝马合资过,但过度依赖宝马的技术,自己的自主品牌始终没发展起来。2019年,华晨集团全年利润有63亿元,可其中华晨宝马一家就贡献了76亿元。

换句话说,要是没有华晨宝马,华晨自己的自主板块实际上是处于亏损状态的。这种过度依赖最终让华晨陷入了大困境,负债高达1226亿元。

华为的合作模式可不一样,它不是简单地把技术卖出去就完事,而是让车企也参与进来。阿维塔通过董事会席位,能直接参与引望的技术规划。这种“前置介入”的合作模式,让车企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接受方,还能影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除了阿维塔,赛力斯也斥资115亿元,拿到了引望10%的股权。华为通过引望构建的这种股权合作模式,正在形成一个类似安卓系统那样的开放生态。余承东曾经表示,引望将是“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这种模式既保持了核心技术的统一性,又能满足不同车企的个性化需求。

问界M8最低售价:35.98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05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2.5万车友热议二手车38.80万起 | 7辆

这种合作模式对车企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某头部自主车企的法务总监透露了华为智选车协议里的核心条款:品牌要搞联合命名,就像“问界”“智界”那样;华为要进行全流程的品控管理;销售渠道得是独家的,由华为来把控;数据归属权是双方共享。从这些条款来看,车企实际上有点像“代工厂”,很多关键的决策权都不在自己手里。

在利润分配方面,也显得非常不均衡。比如说某款售价28万的合作车型,车企靠硬件能拿到的利润只有3.2万,而华为通过智驾订阅(每个月680元)、鸿蒙座舱服务等方式,预计在5年内每台车能获得的长期收益就能达到12.8万,是车企单次硬件利润的4倍。这么大的差距,让车企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有顾虑和想法。

不是所有车企都愿意接受这种深度绑定。广汽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它原本和华为也有合作,但后来合作项目从“联合开发”降级成了“自主开发”,华为变成了普通的供应商。广汽埃安品牌副总经理肖勇曾直言不讳地说,“华为是大牌的供应商,它的价格比较高,而且不受我们控制,我们想跟华为合作,会发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这种合作模式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华为车BU业务在2024年第一季度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在这之前,该业务一度累计亏损了大约60亿元。盈利的曙光,为华为智能汽车平台模式铺下了第一段坚实的土壤。

阿维塔花了115亿买引望10%股份,赛力斯也花了同样的钱,买了同样比例的股份。这两家车企都选择了与华为进行深度绑定。行业专家预测,未来车企大致会分为三类:一类是生态融入型,就像赛力斯这样;一类是技术突围型,比如比亚迪;还有一类是niche市场型,就像五菱。

最危险的就是那些“摇摆派”车企,既想借助华为的流量和技术,又不愿意放弃自身的控制权,两边都想占,最后可能两边都落空。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用“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句话来形容双方的关系,这句话背后,是智能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重构。传统汽车供应链是典型的链式结构,从Tier 2到Tier 1再到主机厂,层级分得明明白白。而阿维塔入股引望,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主机厂通过股权投资,直接与核心技术供应商绑定在一起。

对于长安、赛力斯这样的传统车企而言,这115亿买的不仅仅是10%的股权,更是一张通往智能汽车时代的“入场券”。现在95后消费者买车,已经把“智能体验”列为考虑的第一要素,传统车企一直引以为傲的“百年品牌”“底盘调校”等优势,已经退居到次要地位了。

阿维塔这次花115亿入股华为引望,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家电行业的变化。那时候传统电视厂商还在比拼屏幕尺寸和画质好坏,突然之间智能电视就火了起来,互联网公司带着内容生态杀了进来,整个行业的格局一下子就全变了。今天的汽车行业,也在经历类似的变化,只是这场变革的赌注更大,想要拿到入场券的代价也更贵。

华晨汽车因为过度依赖宝马最终陷入困境,而阿维塔选择与华为深度绑定,但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参与权,这条路最终能不能走通,还有待时间的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智能汽车时代,传统车企想单打独斗闯出名堂,已经越来越难了。

华为通过引望构建的生态联盟,正在改写行业的竞争规则,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加入、或者该以什么方式加入的车企,剩下的时间可能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