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车市最近情况不太稳定,2025年前十个月,整个市场卖出超过一百万辆新车,比去年减少了大约两成,中国品牌原本是市场的主力,结果只卖出不到五十七万辆车,销量下滑接近三成,这个跌幅比整体市场还要明显,比如奇瑞星途、瑞虎7 Pro Max这些车型,销量直接减少了一半,有的下跌了将近六成,哈弗初恋和吉利星越L也支撑不住,都下降了一成多,只有少数品牌像捷途和广汽还能稍微增长一点。
红旗HS5最低售价:13.88万起最高降价:4.5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81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43万车友热议二手车4.86万起 | 585辆这事儿不只是市场冷清的问题,俄罗斯从2024年开始就动真格的,他们不让中国车绕道中亚进入俄罗斯,还要求补缴各种税款,等于把后门彻底堵住,到了2024年10月,俄方又提出进口车要加税,到2030年累计涨幅达到七成到八成,每年逐步上调一到两成,这么一来中国车在俄罗斯的售价就得提高百分之十左右,到了2025年2月,连卡车也被重点检查,有三个中国品牌被指出存在质量问题,7月更是直接禁止了东风、福田等品牌的部分车型,并且要求召回,媒体也跟风报道,写文章说中国车质量不行,搞得当地消费者心里也开始犯嘀咕。
库存积压是个大问题,中国车企之前为了抢占市场,囤积了大量车辆,这些库存足够销售四到六个月,但俄罗斯经济状况不佳,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二手车,而不是新车,导致新车滞销,仓库堆满,压力很大,本地品牌虽然只占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但政府推动“国产替代”政策,表面上是保护本国产业,实际上是想把外资企业排挤出去,这种操作明显是要重新洗牌市场格局。

中国汽车企业需要寻找出路,长城汽车选择在俄罗斯建立自己的工厂,奇瑞和江淮等公司则通过与当地合作进行组装,利用西方品牌留下的生产线继续生产,有专家提出建议,中国汽车可以推出价格更低的产品,比如定价在三十五万卢布以下的车型,这些车辆要能够适应寒冷气候,符合当地的使用条件,还可以与出租车公司和共享出行平台展开合作,接入俄罗斯本地的软件系统,并与当地的银行或金融公司建立伙伴关系,下诺夫哥罗德州已经表示愿意提供优惠政策,希望吸引第一家整车制造厂落户本地,但其中也存在风险,有人提醒说,俄罗斯现在用税收优惠作为吸引投资的手段,促使企业建厂,如果未来政策发生变化,企业的资产可能面临被无偿征收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车企并没有被动等待,而是采取了分散出击的办法,出口的方式也灵活多样,官方渠道走不通就试试平行进口,关税有障碍就换个路子,实在不行还能合资建厂或者在当地生产,不同品牌、不同价位、不同渠道一起推进,这样风险也就分摊开了,说到底就是不能只靠一条路,谁也说不好政策什么时候会变,只能多准备几手,先站稳脚跟再考虑发展,这种办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确实管用,因为在海外市场做生意,关键不是讲理想,而是看能不能生存下去。
说实话,这件事确实让人感到憋屈,但也没什么可抱怨的,毕竟人家是主权国家,怎么定规矩是他们的事,我们只能想办法适应,别指望别人给特殊照顾,有些品牌还在坚持,有些已经选择退出,未来几年谁能撑下去,谁就有机会翻身,至于最后谁能胜出,现在还说不准。

Copyright © 2025 自信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