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华为乾崑生态大会在广州举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系统披露了其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增强版ADS Pro与超阶版ADS Max的升级路径、高速L3级别辅助驾驶的内测推进情况,以及“智能座舱L3”的技术内涵。同时,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新品牌“启境”正式亮相。
ADS Pro/Max智驾技术双线升级:高速L3进入内测华为乾崑在此次大会上进一步细化了智能驾驶产品线。ADS Pro定位为高阶智驾系统,新增城区领航辅助(NCA)能力,拓展至“高速+城区”全场景,并搭载华为自研舱内激光Limera传感器,以强化感知能力。ADS Max则侧重安全与性价比,新增防御性驾驶与动物识别等功能,适配更广泛价位区间的车型。
从功能边界来看,ADS Pro的NCA功能由高速场景延展至“高速+城区快速路段”。据官方数据,其测试里程已达58.1亿公里,车道居中成功率为99.2%,百公里接管次数为0.38次。ADS Max则提升了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生效上限至130 km/h,并支持夜间120 km/h对静态异形车的避撞。

在自动驾驶级别方面,华为乾崑透露,高速L3级功能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合肥获得地方测试牌照,累计测试里程58.1亿公里,高速NCA平均接管里程1500公里。在该功能下,系统承担全部横向与纵向控制,最高设计时速为100 km/h,但仍需驾驶员保持坐姿以随时接管。
同业对比:功能、成本与落地节奏与特斯拉FSD Beta相比,华为高速L3面向限定场景,责任主体为车企;特斯拉FSD Beta目前仍属于L2级别,主要在北美地区推广。从硬件成本来看,华为采用单激光雷达方案,整车增量成本约为4800元;特斯拉采用纯视觉HW4.0方案,成本约为2800元。
与蔚来NOP+、小鹏XNGP对比,蔚来NOP+城区覆盖率约为78%,百公里接管0.29次,但需用户订阅,费用为380元/月;小鹏XNGP城区覆盖率为82%,百公里接管0.34次。华为乾崑ADS Pro在高速+快速路段的合计覆盖里程为78万公里,接管指标介于两者之间,其订阅价格尚未公布。
MoLA架构下的“座舱L3”,华为乾崑APP上线“智能座舱L3”——核心是混合大模型MoLA架构的持续迭代;使语音助手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建议,通过“工具调用”接口接入支付、外卖、充电预约等12类第三方服务,可在主驾免唤醒条件下完成31步语音操作。官方统计显示,其月活跃用户比例为95.2%。
除了车端技术,华为乾崑也在拓展用车生态服务。大会上,华为宣布将围绕停车缴费、自动充电、洗车养车等高频场景,与生态伙伴共同推进相关服务生态建设。同时,官方应用“华为乾崑APP”正式上线,集成社区互动、用车反馈、生态服务等功能,旨在形成从车辆智能到场景服务的闭环。
启境品牌首度亮相,全系搭载乾崑技术广汽集团与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全新品牌“启境”在大会上正式发布。其首款车型(内部代号F03)定位为中大型轿车,车身长度介于4851–5131 mm之间,轴距在2801–3200 mm范围内,将提供纯电与增程两种动力形式,计划于2026年年中推向市场。
该车型在设计阶段即有华为米兰研究所专家参与,采用封闭式前脸、隐藏式门把手等设计元素,并配备顶置激光雷达。新车将全系搭载ADS Pro与MoLA鸿蒙座舱,结合广汽集团在整车制造与三电技术方面的积累,预计将切入30万元级别豪华新能源市场。
成本下探与法规风险华为正通过“技术全栈+生态开放”的路径,强化其在智能汽车产业链中的定位。在智能驾驶领域,ADS Pro与ADS Max的区分,显示出其意图覆盖从豪华车型到大众市场的多层次需求。
随着Limera激光雷达年产能提高至120万颗,有信息显示华为可能在2026年发布“ADS SE”版本,取消激光雷达,采用视觉+毫米波方案,硬件成本控制在2800元以内,以适配15万元级别车型。
目前,高速L3尚未进入工信部公告目录,地方测试牌照有效期为两年,相关责任险与数据安全监管细则仍有待明确。若2026年国家层面出台统一准入政策,乾崑方案因前期在多城市开展验证,可能在数据积累方面具备一定先发优势。
从功能指标、装车规模到生态整合来看,乾崑ADS Pro/Max与鸿蒙座舱MoLA在限定场景下提供了可量产的L3体验,其硬件成本与订阅模式处于行业中等区间。随着启境等新品牌加入,华为乾崑正由技术供应商向平台运营商延伸。然而,法规责任界定、激光雷达降本进度及用户对订阅模式的接受度,仍是影响其市场渗透率的关键因素。未来两年,高速L3能否纳入公告目录,以及城区L3何时开放,将成为观察中国高阶智能驾驶竞争格局的重要节点。
(编辑:晓舟)
Copyright © 2025 自信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