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放大招!新车默认加速不小于5秒,终于不用怕“窜车”了
作者:自信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3 04:59:02 阅读量:0

开车最怕什么?不是堵车,是刚踩下电门就“窜”出去——小区里差点撞着孩子,停车场里怼了后车,这种“误操作”事故,以后可能要少了!

11月12日,公安部发布《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2025版)征求意见稿,两条“安全红线”直接戳中新能源汽车的“性能痛点”:

公安部放大招!新车默认加速不小于5秒,终于不用怕“窜车”了-1

第一,乘用车启动后必须默认“慢加速”

不管你买的是百万级性能车还是二十万的家用车,只要点火启动,系统就会自动进入“百公里加速不小于5秒”的模式。想体验“推背感”?得手动切换到“运动模式”,而且切换时系统会再次提醒你“责任自负”。

第二,所有新能源车必须装“误踩加速抑制功能”

如果系统检测到你“踩错油门”(比如在静止或低速蠕行时猛踩电门),会立刻抑制动力输出,同时用声光报警提醒你。就算你反应过来踩刹车,也不会因为“窜车”引发事故。

更关键的是,这些规定不是“一刀切”:性能车可以保留“3秒破百”的能力,但必须让用户“主动选择”;家用车的“默认模式”已经足够应对日常通勤,再也不会因为“电门太灵”吓一跳。

为什么要出这样的规定?看看数据就懂了:

- 现在很多新能源车“零百加速”只要3-4秒,而人类的反应速度只有0.3-0.5秒。也就是说,当你刚踩下电门,车已经窜出去了,根本来不及反应。

- 今年以来,全国发生了多起“误踩加速”事故:深圳某小区里,一辆新能源车因为误踩电门,撞毁了围墙;杭州某停车场里,一辆车“窜”出去怼了三辆后车,车主吓得手心直冒汗。

这些事故的背后,是“性能过剩”的问题——车企为了卖车,拼命宣传“加速快”,却忽略了普通人的驾驶能力。公安部这次的新规,就是给“狂奔的电动车”套上了“缰绳”。

其实,汽车的本质是“交通工具”,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公安部这次的新规,不是“限制性能”,而是“让性能回归本质”:想玩性能?请去赛道;日常通勤?请用“安全模式”。

对于普通车主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以后开车再也不用怕“窜车”,小区里散步的老人、停车场里的孩子,都能更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