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朋友去4S店谈一辆新能源车,销售小哥直接摊牌:“哥,别等‘金九银十’了,今年地方补贴基本没了,厂家优惠也在收缩。”朋友一愣:“去年这时候不是还能补贴1万多吗?”小哥苦笑:“政策变了,地补暂停,国家补贴也收紧了。”
我回家赶紧查资料——果然,截至2025年6月,全国超90%的省市已暂停燃油车置换补贴,新能源车补贴额度同比下降30%。以前湖北、浙江等地动辄上万的“地补”红包,现在只剩零星城市保留小额度优惠,比如上海仅对特定新能源车型补贴5000元,且需线上抢券。

______
一、补贴退潮,我亲测的省钱路径
1. 旧车处置:报废比卖二手多赚2000元
我那辆2013年的老燃油车,二手车商报价1.2万,但走正规报废渠道,拿到国家报废补贴6000元+残值费4000元,反而多赚2000元。关键点:必须找有资质的报废厂,避免黑市拆件导致补贴资格作废。
2. 置换时机:月底冲量价比旺季更高
去年10月我看中一款车,“金九银十”优惠1.5万;今年3月底销售为冲季度业绩,同款车暗降1.8万。内部朋友透露:政策退坡后,经销商季度考核压力>节日营销,月底砍价空间更大。
3. 新能源补贴“漏洞”:企业用户更划算
以某品牌纯电SUV为例,个人购车补贴仅5000元,但以公司名义购买可享1.3万免税额度+地方营商补贴8000元。我同事注册个体工商户后买车,实际节省2.1万。
______
二、政策收紧背后,三大信号要注意
信号1:补贴从“普适”转向“精准滴灌”
以前撒钱式补贴已消失,现在重点支持技术路线:续航600km+的纯电车、氢燃料车。比如2025版新政明确,仅对电池能量密度≥180Wh/kg的车型提供国补。
信号2:地方政府补贴转向充电基建
我发现杭州、成都等地已将原购车补贴资金转向建充电站,2025年全国新增公共充电桩12.4万个。这对车主是隐性利好——充电方便比一次性补贴更实用。
信号3:碳积分交易或成新补贴形式
车企为赚取碳积分,可能推出“积分抵车价”活动。我预测未来3年,消费者或能通过让渡碳积分获得车价优惠,类似特斯拉的积分交易模式。
______
三、理性置换指南:三个“不”原则
1. 不盲目追高续航
我曾执着于700km续航车,后发现日常通勤仅需300km。多花3万买高续航电池,不如把钱投入充电桩安装。续航每增加100km,车价涨1.5万,但电池衰减率相同。
2. 不轻信“终身质保”噱头
某品牌承诺三电终身质保,但条款要求每年里程不超3万公里且必须4S店保养。我算过账:10年保养费比外面贵2万,所谓“免费”实为捆绑消费。
3. 不忽略保值率差值
朋友A买小众电动车型,3年保值率31%;朋友B选主流车型,保值率52%。同等价位的车,3年后二手差价竟达4万!参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月度保值率报告,能避坑。
______
四、2026年展望:补贴会完全消失吗?
我与行业研究员交流得知,2026年补贴可能以三种形式延续:
技术补贴:对固态电池、超充技术定向扶持绿色金融:低息贷款替代现金补贴税优政策:购置税减免延续至2027年但共识是:“躺赢式”补贴时代已结束,未来消费者需更关注产品真实价值。
______
你的购车计划受影响了吗?
欢迎评论区聊聊:
你最近询价时,发现补贴缩水多少?你觉得没有补贴后,车企真会降价吗?如果买车,你会更看重哪些点?(本文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202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方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月度报告)
Copyright © 2025 自信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