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公安部出手,汽车双国标升级
作者:自信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3 14:29:58 阅读量:0

近日,公安部与工信部相继发布机动车安全国标修订方案,一项限定乘用车加速性能,一项强化电动汽车安全防护,两项新规将从2026年起逐步落地,直接影响亿万车主的用车安全与体验。

公安部针对《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修订提出明确要求,乘用车每次启动后,默认百公里加速时间需保持在5秒以上。这并非取消车辆高性能上限,而是需要通过单独的专属开关才能解锁5秒内的加速模式。新规的出台,源于近年来高加速性能车辆引发的误操作事故增多,5秒的默认加速区间贴合多数驾驶者熟悉的安全操控范围,能有效降低突发状况下的风险。

工信部同步推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的全面升级,此次修订距离上一版标准仅过去5年,核心原因是电动汽车高压平台、智能网联等功能快速发展,原有标准已难以覆盖新的使用场景。最受关注的变化是将整车底部防护纳入强制性考核,过去仅针对电池包的刮底测试,如今扩展到整车层面。

工信部公安部出手,汽车双国标升级-1

新标准明确了具体测试参数,采用直径150毫米的半球形壁障,以35公里/小时的车速和30毫米的重叠量进行测试。这一参数设置并非随意定夺,工信部通过分析典型事故发现,92%的刮底事故发生在35公里/小时以下车速,且经过25至40公里/小时多车速验证,35公里/小时的测试结果最贴合实际工况,能有效覆盖路面常见凸起与钝性障碍。

电动车的用电安全也得到重点强化,新规要求车辆必须配备易于操作的物理按键,用于紧急切断驱动系统电源,该功能仅适用于车辆静止且非对外放电的工况,可应对软件失效或OTA更新时的安全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完全取消物理按键的车型需要进行设计调整。

工信部公安部出手,汽车双国标升级-2

针对日益普及的V2L对外放电功能,新标准新增绝缘电阻监测要求。当车辆对外供电时,若检测到绝缘电阻低于500Ω/V的阈值,将立即切断高压输出。这一设计能防范因电缆破损、逆变器潮湿等导致的漏电风险,避免车身带电引发触电事故,让露营供电、家庭应急等场景更安全。

工信部公安部出手,汽车双国标升级-3

此次国标修订呈现出从“部件安全”向“整车真实工况防护”的转变,部分参考了国际标准,但在底部防护等方面更贴合国内路况。对于车企而言,需要在早期设计阶段就统筹底盘防护、护板布局、离地间隙等要素,同时优化物理按键防误触设计与电路断开逻辑。电池及三电供应商则需加强与整车厂的同步验证,提升电池包外壳强度与耐冲击防护能力。

按照规划,新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对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生效,已获批车型的过渡期为13个月。这意味着车企需要在短期内完成技术调整与产品整改,而消费者未来购车时,底盘防护、物理安全按键等配置将成为重要的安全考量指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