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一旦量产,燃油车就到头了?中日激战固态电池、谁更强?
作者:自信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1 16:01:10 阅读量:0

固态电池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把传统锂电池里的液体电解质换成固体材料,这样电池的能量密度能高出一大截,安全性也提升不少。比起液态电池,固态电池不那么容易漏液或起火,充电速度快,续航里程长,还能工作在更宽的温度范围里。

传统锂电池能量密度一般在160到250瓦时每公斤,固态电池潜力能到250到800瓦时每公斤,这意味着电动车用上它,体积小了,重量轻了,跑得更远。缺点呢?固态电池导电性在室温下不如液态的强,制造成本高,界面问题容易导致电池衰减快。目前市面上大多还是实验室阶段或小规模测试,但大家伙儿都盯着它,因为它可能是电动车革命的钥匙。

固态电池一旦量产,燃油车就到头了?中日激战固态电池、谁更强?-1

谈起量产,很多人觉得固态电池一大规模生产,燃油车就得凉凉了。这话有道理,但也没那么绝对。先说为什么有冲击。电动车现在最大的痛点是续航焦虑和充电时间长,固态电池能让电动车起步续航就上1000公里,充电10分钟搞定80%电量。拿丰田的说法,他们的固态电池能让电动车跑1200公里,还能维持40年寿命,性能只衰减10%。

如果这东西真量产了,电动车的运营成本本来就比燃油车低,每公里电费才燃油车的三分之一,油价还老是波动,2025年油价一度冲到每桶100美元以上。燃油车还得保养机油、滤清器啥的,年均费用高出电动车50%。更别提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欧盟从2025年起就禁售新燃油车,美国加州也跟进,全球电动车销量2025年已破2000万辆,燃油车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90%掉到60%以下。

不过,量产没那么容易。成本是最大拦路虎,一块150千瓦时的半固态电池现在卖22万到25万人民币,相当于一辆中档电动车。全固态更贵,电动车起步价得40万以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2月数据,新能源车销量最多的是15万到20万区间,占24.6%,消费者接受电动车价格从2021年的8万涨了,但40万门槛还是高。

固态电池一旦量产,燃油车就到头了?中日激战固态电池、谁更强?-2

固态电池生产还面临界面阻抗大、材料稳定性差的问题,很多试点生产线良率才60%,远低于锂电池的95%。一些企业转头搞钠电池当过渡,成本低点。2025年5月,日本政府批了丰田的生产计划,本想2026年投产,结果11月7日又宣布延期,技术瓶颈反复冒头。中国上汽集团2025年启动全固态生产,先上混动车,年底小规模量产。这推进速度让电动车蚕食燃油车市场更快,亚洲燃油车销量2024年高峰后下滑15%。

蔚来ET5最低售价:29.80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03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5.1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0.88万起 | 127辆

再看全球供应链,锂资源短缺让固态电池优势凸显,它能少用20%锂,缓解2025年锂价波动。燃油车靠石油进口,地缘冲突一闹油价就飙,电动车电费稳定在每度0.5元。国际能源署报告,固态电池推广能让电动车渗透率从2025年的25%升到2030年的50%,燃油车退到商用领域如重卡。

固态电池一旦量产,燃油车就到头了?中日激战固态电池、谁更强?-3

2025年9月,中日韩电池企业加速商业化,东京车展上丰田演示10分钟充电跑1000公里,股价涨5%,但生产延误让投资者犹豫。中国宁德时代7月发固态样品,计划2026量产,能量密度是液态的两倍。中国2024年建的全固态电池协同创新平台,目标2030年建完整供应链,加速迭代。

固态电池安全也牛,液态电池过热易起火,固态事故率降到万分之一。燃油车碰撞起火风险更高,保险费上浮10%。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2022年预测,固态电池2025到2030年重塑电动车市场,现在进展正印证。

全球充电桩从2024年1500万增到2025年2000万,加油站开始转行。假如2026年固态大规模上车,燃油车新车销量在发达国家只剩40%,发展中国家也赶上。中国新能源补贴续到2025年底,刺激消费。固态电池轻量化让电动车0到100公里加速只需3秒,远超燃油车。这转变不是一夜的事,但量产节点近了,燃油车日子不好过。

转到中日竞争,这场仗打得火热。日本起步早,丰田从2010年就秀续航超1000公里的原型,2025年专利超1500项,全球领先。计划2027年推续航1200公里的电动车,充电不到10分钟。日本经济产业省2025年批4个研发项目,包括丰田、出光兴产,补贴6.6亿美元,目标2030商业化。

日本专利占全球36%,基础强,硫化物路径导电好,但有毒性,安全测试长。中国侧重氧化物路径,无毒稳定。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到2023年5月全球固态电池专利20798项,中国7640项,占36.7%,近五年年均增长20.8%,增速世界第一。到2025年5月,中国专利来源占比30%,市场布局35%,超日本的37%和27%。

中国企业动作大,宁德时代、赣锋锂业、辉能科技深耕多年。宁德时代2025年4月推Naxtra电池和双动力架构,能量密度高,4月21日首发三款EV电池产品。虽否认2027年2000公里固态量产,但目标2027小批量生产。长安、蔚来推进上车测试。电池产业研究院吴辉说,半固态电池已量产上车,安全性高于液态,阻抗问题用少量电解液缓解,在价格和续航间平衡。

中国2025年超10家车企和电池企业公布进展,多家说2027量产。中国专利申请量是日本三倍,但日本基础专利占40%。全球固态电池市场2024年11.8亿美元,到2030年150.7亿美元,CAGR 56.6%。中国市场2024年1.18亿,到2030年30.2亿美元,CAGR 59.2%。中国占全球54%,EV和消费电子需求拉动。

日本优势在专利和技术积累,中国在增速和市场规模。韩国也掺和,专利数据日本中国领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日本企业专利多,但中国过去三年专利爆炸增长。趋势研究公司报告,36%专利从日本来,中国27%,韩国18%。

中国2025年成立固态电池产业化平台,加速追赶。宁德时代全球市场份额2025年38%,EV电池36.5%。日本想靠硫化物赢,但毒性问题拖后腿。中国双路径发力,氧化物和硫化物都搞。

谁更强?日本底子厚,中国势头猛。竞争结果看谁先破量产瓶颈。日本2025年获补贴推进,中国企业多赛道发力。固态电池商业化还卡在界面兼容和成本,短期难全解。丰田继续硫化物,中国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聚焦双路径。

最终,各方优势互补,谁占上风得看后续。固态电池量产会加速电动车取代燃油车,但过程曲折。中日这场仗,决定汽车业未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