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坐在广汽丰田全新换代威兰达的发布会现场,当“开启油车域控时代”这几个字打在大屏幕上时,我承认,我心里动了一下。在如今“蔚小理”和华为系占据所有话题流的时代,已经很久没有一台纯粹的燃油车(包括HEV),敢把“智能化”作为自己的核心武器,并且直接瞄准了架构的革新。
这让我来了兴趣。今天,我不想复述官方的配置表,就想以一个老汽车媒体的视角,跟大家聊聊:这台号称要开启“油车第四次革命”的威兰达,到底带来了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真实改变。
一、 核心突破:它终于给油车装上了“统一的大脑”

过去我们吐槽合资油车“智能化”不行,车机卡顿、智驾落后,根本原因是什么?在我看来,是它的“身体构造”出了问题。传统的分布式ECU架构,就像一个大公司里几十个部门各自为政,沟通效率极低,想升级任何一个功能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成本极高。
而这次威兰达换上了“域控架构”,在我看来,这是它最核心、也最勇敢的一步。这意味着,它终于像主流智能电动车一样,有了一个或几个强大的“中央大脑”来统一指挥。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它能像你的手机一样,持续进行OTA升级,不仅是车机APP(SOTA),连底盘、动力等底层固件(FOTA)也能一起升级。
我的观点是: 这套架构的切换,其意义远大于增加一个大屏或一个智能语音。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燃油车“出厂即落后”的宿命。丰田这一步,虽然比新势力来得晚,但对于体量如此庞大的传统巨头来说,转身的力度和决心,是超乎我预期的。它让“蓝牌车”在硬件层面,第一次具备了持续进化的可能。
二、 智能驾驶:TSS 4.0,丰田式的“稳中求进”
丰田首发TSS 4.0系统,硬件堆料很足:24个传感器、830万像素摄像头、280米探测距离的毫米波雷达。光看数据,在目前的燃油SUV里,确实做到了顶格配置。
但丰田的智能化,从来不是最激进的,但一定是把安全和稳定放在首位的。TSS 4.0的升级重点,不在于开放城市NOA这类高阶功能,而在于将L2级辅助驾驶的“基本功”打磨得更扎实、更细腻。比如,它能根据相邻车道车辆的转向灯,提前预判加塞行为;能感知“前车的前车”来提前制动,防范连环追尾。
我的看法是: 这套系统的哲学,很“丰田”。它不追求让你完全放手,而是在你驾驶的每一个高频痛点场景(如堵车、加塞、路口盲区)中,提供更及时、更安稳的辅助。对于大多数追求安心、实用的家庭用户来说,这种“无感”却又无处不在的安全感,可能比一个噱头很大但时好时坏的高阶智驾更有价值。
三、 智能座舱:这一次,它真的为中国用户“弯腰”了
坐进车内,最直观的感受有两点:一是那块15.6英寸的大屏确实显眼,屏占比也跟上了主流;二是车机系统终于“活”过来了。高通8155芯片保证了流畅度,融入鸿蒙生态意味着应用丰富度不成问题。
但最让我有好感的,是这两个细节:一是丰田首个自研语音大模型上车,实现了同级少有的全车四音区免唤醒多指令同时对话。这意味着,后排的孩子和副驾的妻子可以同时发出指令,车机都能识别并执行,这才是真正好用的智能语音。二是OMS座舱感知系统,不仅能识别手势,还能感知成员情绪、监测心率血氧。虽然这些功能在新势力上已不新鲜,但在一台丰田的全球车型上出现,说明它真的在认真倾听中国市场的需求。
四、 动力与操控:混动普惠+驾控底蕴,是它的底气
在所有人都大谈智能的发布会上,威兰达依然花了很大篇幅讲它的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和E-FOUR电子四驱。这在我看来,正是它的聪明之处——用智能化实现“追平”,用机械素质实现“超越”。
首次推出的2.0L混动版本,将中型SUV的混动价格拉到了16.98万,这是“混动普惠”的狠招,油耗和动力相比纯燃油版都有显著提升。而丰田的混动系统,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不挑场景”,无需充电,全速域都能保持高效,这是它面对插混竞争时的独特价值。
至于操控,基于TNGA-K平台的底子,加上E-FOUR四驱带来的接近后驱车的驾驶感受,以及ECB电子制动带来的线性脚感……这些“内功”,依然是威兰达在面对一众以屏幕和沙发为核心卖点的对手时,最坚实的护城河。
总结:它不仅仅是一台新车,更是一个信号
全新换代威兰达的上市,在我看来,其行业意义甚至大于产品本身。它向我们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头部传统车企已经清醒,并开始用它们最擅长的体系化能力,在智能化赛道上发起反击。
它可能依然没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也没有画饼“未来能实现全自动驾驶”。但它用一次彻底的电子电气架构革新,补齐了自己最大的短板——智能化可持续进化能力,同时将自己最擅长的——混动技术、驾驶质感、全球品质——进一步放大。
所以,别再简单地说“燃油车没有智能”了。威兰达的努力证明,战局才刚刚开始。对于那部分依然信赖燃油(混动)的可靠与便利,又渴望享受智能科技的用户来说,市场上,终于有了一个兼具两者且背景雄厚的新选择。
Copyright © 2025 自信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